八六二网

八六二网

青玉案·元夕导读

admin

青玉案·元夕导读-第1张-游戏相关-八六二网

青玉案·元夕导读

作者简介: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字幼安,号稼轩,北宋抗金名将,南宋词人。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曾任职江阴签判、建康通判、隆兴知府、滁州知州、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、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辛弃疾一生宦海浮沉,仕途坎坷,其前半生都在抗金战场上度过,直到后来才被解除兵权,退隐江湖。他一生作词600余首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
青玉案·元夕赏析

写作背景:
辛弃疾在符离兵败后,被弹劾罢职。后被宋孝宗召回,任隆兴通判。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(1180年)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夜。当时辛弃疾正在隆兴府(今江西南昌)做通判。元宵佳节,繁华热闹,辛弃疾却借节日景象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。

青玉案·元夕主题思想

主题思想:
该词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繁华,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辛弃疾希望能够为国建功立业,实现自己的抱负,但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,他报国无门,只能借节日抒发自己的感慨。

青玉案·元夕艺术特色

艺术特色:
该词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善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营造出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效果。全词以一组生动的意象,勾勒出一幅元宵节的繁华景象,同时又巧妙地融入词人的家国情怀,体现了词人深沉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。

青玉案·元夕影响

影响:
该词是辛弃疾众多爱国词作中的一首代表作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它被广泛收录于各种文学教材和选集中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篇目之一。同时,该词也被改编成歌曲,广为传唱,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曲目。

标签 青玉案元夕导读